【教研室概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15人,研究生导师2人。8人拥有博士学位。中青年老师是纲要教研室的主力军,教学和科研发展潜力巨大。
【课程介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中国近现代史为鉴,使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以使学生进一步增强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同时,纲要教研室积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促使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
【教学特色】
深化教学改革是纲要教研室一直推进的工作,近几年来,纲要教研室通过常态化的集体备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教师集中培训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教学上,深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贯彻"初心"导向的教学思路,启迪学生把握"初心"的时代召唤。同时,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融入纲要课程。
教法上,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创新教育模式。定期举行公开课比赛和微课大赛,历史情景剧再现、讲好中国故事、"家乡史·中国情"为主题的调研等活动,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爱国情。央视新闻联播、中国教育报等曾播放或刊发纲要教研室教师教学创新的事例。
纲要教研室坚持教学科研和理论宣讲相结合,教师除了课堂传授知识给学生外,还走出教室,到社区、中小学、机关进行党史宣讲。朱诚亮老师入选天津市"四史"主题宣讲团成员。
【科研成果】
近年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潜心学术研究,先后主持数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天津市社科基金项目。在CSSCI、北大核心等专业期刊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部分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由张笑龙老师发表在《南开学报》的《习近平的历史观及其理论背景分析》获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丁丽老师的《民国时期天津纺织工人劳动与生活状况探析》获得天津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获得荣誉】
2017、2018年连续两年获得天津科技大学教学先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