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朱新华
性别:女
职称/学位:教授/硕士
邮箱:juliaxh@163.com
通信地址: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三大街29号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法治教育、宪法学
职务: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类型:本校
一、代表性论文
1.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N].人民日报2022-9-6(11)。
2.关系、关键与进路:“大思政课”建设的三重维度,《中国轻工教育》,2024.04。
3.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政策历程与发展方向,《中学政治参考》,2023.11。
4.如何推进大中小学宪法教育一体化,人民论坛网,2023.08。
5.如何有效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人民论坛网,2022.11。
6.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文献研究综述,《中国轻工教育》,2022.05。
7.以“三个一”持续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人民网,2022.04。
8.基因编辑技术背后的伦理与人权,《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
9.王宠惠对五权宪法思想的阐述,《兰台世界》,2017.20。
10.拆迁中的行政强制行为控制,《人民论坛》,2011.14。
11.浅议食品权,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2011。
12.四大变革——破解法学专业学生就业困境,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2010。
13.高校学生隐私权行使探析,《中国轻工教育》,2010.04。
14.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宪法修改的思考,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2009。
15.高校管理权行使与学生宪法权利保障,《中国轻工教育》,2007.01。
二、主要著作
1.主编:《初心映照新时代—天津市红测资源润心式大中小学全媒体思政课》,人民日报出版社,2022年版。
2.主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衔接点教学设计参考书》,经济日报出版社,2022年版。
三、研究课题
1. 主持完成天津市思想政治理论课重大攻关课题《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SZKZDGG202204)。
2. 主持天津市教学成果重点培育项目(思政专项)《天津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2025.3.5。
3.主持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TJZS23-08)。
4. 主持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闸释课题(重点委托)《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TJESDWT22-18)。
5. 主持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大中小学宪法教育一体化路径研究》(YJKS19XSX-108)。
6. 主持完成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社会管理视域下的流动人口市民化研究——天津市为例(TTZZ12-018)》。
7. 主持完成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研究课题《大学生审美教育与美育策略研究》。
四、主要获奖:
1. 2023年“初心映照新时代”获第十八届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2022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台四化全覆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与实践研究获天津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3. 2022年“天津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理论与研究”获天津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4.“种下廉洁的种子,扣好廉洁的扣子——大中小学学生同上一堂廉洁文化教育“大思政课”获2024年第九届天津高校廉洁教育系列活动作品“课堂实践案例”一等奖,入选教育部第九届高校廉洁教育系列活动优秀作品。
5.2020年度“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年度影响力人物”。
6.2021-2022年度天津市“三八红旗手”。
7. 2002年天津市普通高校“两课”优秀教师。
五、负责平台
1.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天津)项目执行人。
2.天津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究中心负责人。
3.天津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究联盟秘书长。
六、社会兼职
1.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在线评审专家;
2.教育部学位论文质量监测服务平台评审专家;
3.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学术桥专家评审库成员;
4.天津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5.天津市教材委员会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委员;
6.天津市思想政治研究会理事;
7.天津市法学会理事、天津市宪法学会分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