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为了进一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全国两会精神更好融入思政课课堂,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彰显中国制度优势,概论教研室进行集体备课活动,我校党委副书记张爱华教授参加本次活动。
本次集体备课主要探讨的内容是教材第十四章"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由教研室主任代贤萍老师主持,由李彤宇教授主讲。李彤宇老师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一重要论断,从理论渊源、发生机制和事实依据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学理阐释和事实论证。李彤宇老师深入阐释了我党在抗疫过程中展现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体现了深厚的学理功底和严谨论证能力。在集体讨论环节,赵书昭老师认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需要妥善处理好"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科学与效率""刚性和弹性"以及"离心力与向心力"等五对矛盾关系。孔维明老师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以中西制度对比为切入点,通过全球抗疫中的"中国之治"和"西方之乱"的强烈对比中突显中国制度优势,实现大学生对党的领导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邢红梅老师建议将"人民至上"作为着眼点,融入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中国抗疫的重大战略成果,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真正讲到学生的心坎里。黄雪峰老师强调了党的制度优势在抗疫"大考"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并用大量的事实比较了中美抗疫在制度体系、具体举措、贯彻落实和实际效果等各方面的巨大差距,让大家对中国制度优势有了更加深刻而直观的认识。最后,张爱华副书记进行了简短而精炼的总结,认为本次集体备课切实起到了碰撞思想、交流观点、取长补短以及凝聚共识的作用,并希望教研室继续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及时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重要精神,时刻紧扣国家建设发展的脉搏,为我校学子提供有深度、有广度、有厚度、有温度的高质量思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