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少女”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教工党支部书记李楠同志取的别称。正所谓人如其名,李楠老师就是一个在任何时候都元气满满、心怀斗志,以积极乐观地心态面对工作、面对同事、面对学生的青年教师。庚子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祖国大地蔓延开来,随之而来的影响也波及到方方面面。在高校,最大的革命就莫过于使全体教师在短时间内了解、熟悉并能自如运用各种教学平台开展线上教学活动。“既然不能成为抗‘疫’道路上的最美逆行者,我选择在我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这是李楠老师对自己的定位,同时她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践行着自己的誓言。
作为党支部书记,李楠同志不忘初心使命,带领支部党员坚定抗“疫”信心。为了配合学院党总支的部署,李楠同志每天都要向每一位教师获取个人健康状况信息,并当天汇总上报给学院党总支,以便随时掌握每一位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同时,李楠同志带领支部成员认真学习、深入领会疫情爆发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历次重要讲话精神和天津市、学校下发的有关文件精神,召集支部党员进行线上研讨活动,积极探讨如何将这些文件精神更好地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育教学之中,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为教研室主任,李楠同志谨遵“停课不停学,上课不延期,质量有保证”的号令,带领教研室教师积极建设线上课程。在李楠同志的号召下,原理教研室教师积极探索、努力尝试,最后确定了用“腾讯会议”平台进行集体备课,用超星“学习通”平台为主,微信群和QQ群为辅的线上教学方案。原理课教师积极配合李楠同志的工作,克服了设备、技术、情绪等多方面困难,用心准备、扎实推进,共同制定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课程建设规划,赢得了开学第一周学生反映良好的可喜开局。机械学院郑云海同学在他的学习体会中这样写道:“在大学第一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上,李楠老师作为优秀的课堂引领者将线上课程打造得生动有趣,她出色的经历以及与同学们打成一片的课堂氛围使同学们对这一门课程的兴趣更加浓厚。”
作为科研工作者,李楠同志没有放弃疫情防控期间的理论研究和探索,积极撰写理论宣传文章。2月17日,《天津日报》第9版“理论创新”版面,以“发扬斗争精神共克战‘疫’时艰”为题,刊发了李楠同志的理论文章。文章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的重要讲话不仅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的重大意义,同时为当前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是人民群众的战“疫”法宝。只要善于涵育斗争意志、发扬斗争精神、练就斗争本领、增强斗争实效,就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就能精诚团结、共克时艰,赶走病毒,拥抱春天。文章被天津科技大学官方网站全文转载,并被广泛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学第一课的教学中,激发了广大师生战胜疫情和创业干事的斗志,使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到,虽然我们不能像医生护士那样冲锋在抗“疫”一线,但是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各展所长、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