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纷纷发表感想,表达了作为思政课教师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观点。
纲要教研室讲师朱馨薇表示,今天是抗战胜利75周年纪念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教工党支部一起在线学习抗战历史。75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宣告了,法西斯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失败。牢记历史,勿忘国耻。75年后,单边主义和逆全球化势力抬头,中国的发展遭到诸多挑战,面对国外反对势力对中国经济的打压,我们要发挥抗战时期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具有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变压力为动力,把爱国精神和国耻危机转变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支部成员一致认为,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激励每一位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为胜利高歌,向英雄致敬"!
概论教研室讲师任福义表示,历史是最深刻的教科书。只有铭记历史,才能更好珍惜当下、开创未来。不忘倍受凌辱的过去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更好的捍卫和平。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复兴路上的中华民族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挑战。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继承先烈遗志,发扬爱国情,汇聚报国志,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原理教研室讲师李楠表示,2020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作为思政课教师,将抗日战争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既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也是我们重要的资源。用好抗日战争的教学资源,要讲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正是党从民族大义出发,大力倡导、积极促成和努力维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定和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和事实正确战略策略,领导和开辟敌后战场,成为坚持全面抗战的中间力量。用好抗日战争的教学资源,要讲好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就是因为广泛的发动了群众,使侵略者陷入到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因此可以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胜利,"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用好抗日战争的教学资源,要讲好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抗日战争的胜利深刻的表明了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中国人民没有向侵略者的兽性屈服,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公御外辱,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构建起了钢铁的长城,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篇章。用好抗日战争的教学资源,要讲好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伟大斗争。时至今日,战场上硝烟已经散去,但是我们要深刻铭记这段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沿着先辈们的道路,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学院党总支书记郑运旺表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捍卫了和平、正义、自由,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巨大牺牲和彪炳史册的贡献。铭记历史,不让悲剧重演,以历史之光照亮前行之路;缅怀先烈,继承革命遗志,不忘前辈先贤做出的丰功伟绩;珍爱和平,永不称霸,永不扩张,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开创未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人民谋大同。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唱响中国共产党好、改革开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主旋律,为中国梦的实现培养更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75年前,日本代表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签字,侵华日军随即向中国投降。中国人民在付出巨大牺牲后,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这场战争不仅有力捍卫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更极大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韧性和文化韧性,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国家尊严和民族荣誉。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思政教育的前沿阵地,一定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扬抗战精神,发挥好意识形态主阵地的作用,为培养国家优秀的建设者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