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以执行,落“实”精神。暑期教师培训,是落实中宣部、教育部有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文件的相关要求,落实天津科技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的重要工作。自2004年中央16号文件颁布以来,在学校党委的支持下,按照天津市教委的相关文件要求,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法政学院每年度开展的教师暑期培训坚持严以执行、严以策划、严以实施,确保培训的持续性、规范性和实效性。
严以策划,落“实”内容。暑期教师培训方案严以策划,杜绝形式,从方案策划到组织实施,均注重理论培训和实践研修相结合,有实质内容,有切实效果。结合“上好思政课,提高教学质量”2015年学院重点工作,2015年暑期教师培训分为课件研讨、理论学习、社会实践、经验交流四部分内容。
一是课件研讨。媒体课件的建设与交流是学院本学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抓手,在近一个学期的工作中,学院要求每位教师及时将教学内容与形势政策相结合,把握好学生的思想脉搏,选取相关社会热点和大学生思想疑惑的问题,启发学生进行分析思考。7月20日下午,学院组织了多媒体课件集中评选与观摩活动。通过此项活动,推动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二是理论学习。学院组织专题理论学习,校党委副书记夏静波出席会议并讲话。夏静波副书记号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树立职业自信,坚定信仰,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并要求思政课教师在教学改革上下功夫,要求讲授内容集中研讨、集体备课,根据教学大纲补充讲授内容,做到课堂讲授有纪律,及时补充时事案例,做到教学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探索考试改革,注重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学院党委朱新华、院长王吉林分别做题为《意识形态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讲座,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及时学习、理解、吸收新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守好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严守课堂讲授纪律,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学院赵志勇老师也在会上做题为《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讲座,为后期教师青海社会实践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三是社会实践。7月24日--27日,组织青海社会实践。组织教师首先参观青海省博物馆,全面了解青海省的历史、民族、民俗、宗教及发展概况,为实践奠定基础。组织教师参观原子城纪念馆。通过参观馆内珍贵的历史图片、文史资料和实物,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观看馆内生动的实景模式和场景复原,老师们切身体会到了我国研制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艰难历程。于敏、钱三强、邓稼先、王大珩、朱光亚、周光召、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放弃国外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不计个人得失、隐姓埋名、艰苦奋斗,用最短的时间研制出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实力,为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世界和平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在听完讲解之后,老师们又一遍遍仔细观看图片资料,被两弹元勋们“心系祖国、扎根高原、忘我工作”的高尚情怀深深地感染,在被激发爱国主义热情的同时,更是增加了一份责任意识,经历了一次心灵上的洗礼。
组织教师与青海省大通县民族中学政治课教师座谈。通过与民族中学政治课教师交流,了解中学政治课的课程大纲与教学内容,通过参阅中学教材,明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每门课程与高中教学内容的不同侧重点,为教学中处理高中政治课与大学思政课的衔接问题提供了帮助。
与学生处联合,组织团总支与贫困学生结对子帮扶活动。向青海省大通县民族中学捐赠体育用品,向品学兼优的贫困少数民族学生捐赠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并确立三年定期帮扶等后续活动。
组织教师分组到贫困学生家庭进行入户体验活动,了解当地贫困家庭的生活状况和经济状况。老师们共同为每位贫困生家庭捐赠了助学金和生活用品。
四是经验交流。学院邀请吉林大学董丁戈教授就吉林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做主题讲座。董丁戈教授介绍了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机构设置、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精品课建设,并详细介绍了吉林大学“‘课、学、研’一体化”、“集体备课,导师引领”、“课型群”等具有特色的教学改革模式和经验,还就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实践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严以实施,落“实”效果。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2015年暑期培训,通过理论学习加强了理想信念教育,促进了教师理论水平提升;通过优秀课件评选与展示,推动了课堂教学质量,发现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学院已将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融入新学期工作计划;通过学习吉林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经验,开拓了教师的改革视野,为进一步实施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通过组织教师社会实践,使教师开阔了视野,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素材,为建设一支理想信念坚定、师德高尚、理论功底扎实、教学效果良好的高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提供了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