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教研室集体备课举行本学期第四次线上集体备课会。副校长安玉健同志应邀参加,会议由教研室主任朱馨薇老师主持,教研室全体成员进行了踊跃讨论发言。
主讲人汪锋华老师的选题是教材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他在天津市思政教学大中小幼一体化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坚持一惯的"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的备课方法。汪老师首先挖掘了教材的重难点,提取核心内容和教学目标,然后充分了解学情,实行多样化的线上教学方法:如激趣法、分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实践教学法等。整个教学设计新颖独特,效果甚好;尤其是将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自然融入习思想中的"西迁精神",翻转课堂的设计等环节,真正遵循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建立平等合作、互动探究的新型师生关系;注重纲要课的历史性与政治性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朱馨薇主任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授课经验,得到老师们的普遍赞同和认可。随后教研室老师各抒己见,分别针对本次备课章节阐述了自己看法,讨论非常热烈。
安玉健副校长充分肯定汪老师的"三备"方法,他指出,备教材要抓关键,理论观点清楚,核心问题明确;备学生要了解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对核心问题的观点;备教法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安副校长认为,本章的核心问题是"抗日战争是谁的胜利",历史教师授课时对史料要多选、严选、精用,以历史来观照现实,中国共产党是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