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交通大学交大西迁博物馆考察调研时勉励广大师生要继续发扬西迁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中引发了强烈反响。
学院院长朱新华教授谈到,“西迁精神”是在1956年交通大学由上海迁往西安的过程中,生发出来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基本内涵是“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习近平在陕西考察时所说,“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它所蕴含的家国情怀、使命担当,正是中国在过去几十年取得飞速发展的力量源泉。新时代新征程,学习“西迁精神”,就是要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培养更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和可靠建设者而努力奋斗;学习“西迁精神”,就是要发扬艰苦创业的传统,增强使命担当,努力建设好思政课,发挥其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学习“西迁精神”,就是要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牢记总书记提出的“六个要求”,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时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拼搏进取、追求卓越中锻造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的家国情怀。
纲要教研室党支部书记、主任朱馨薇博士谈到,“重大的历史进步都是在一些重大的灾难之后,我们这个民族就是这样在艰难困苦中历练、成长起来的”,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2日在西安考察调研时针对西安交大西迁过程中的讲话,同时,对老一辈革命家“舍小家顾大家”,“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西迁精神进行赞扬和肯定。通过学习,我们对战胜庚子之际新冠疫情有绝对的信心,中华民族将在灾难之中浴火重生。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在践行西迁精神的同时,还需把这种“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精神传承给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战胜困难的精神动力和瑰宝。
原理教研室副主任郑小伟博士谈到,总书记近日在陕西考察时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做好复工复产、复学复课、生态保护、脱贫攻坚等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总书记一以贯之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强烈的历史担当和对生活世界的洞悉,我们要学习总书记为民的情怀、历史的视野,科学周密地做好复学复课各项工作。
思品教研室刘迎光博士谈到,交大西迁是爱国奉献精神的生动诠释。“从黄埔江畔搬到渭水之滨”体现的是听党指挥跟党走的政治大局意识,反映的是交大人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奉献。作为天津科技大学的一员,我们要学习西迁精神,坚定政治信仰,牢记初心使命,在拼搏奋斗中砥砺前行,为科大的高水平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